有朋友和我说,之前面试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总监岗,是一家在杭州的创业公司,聊了几轮后双方都很满意,和老板也沟通得特别顺畅,都已经准备离开家乡去杭州异地发展了。可是前期各项进度反馈都非常迅速的公司,在终面结果上始终迟迟不给答复,猎头和HR都不给正面反馈,搞得我朋友很郁闷:没回复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合适了?明明沟通很顺畅,彼此很满意啊?
其实,很多候选人面试后都是被动等待是否有进入下一轮或是否录用的消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候选人面试完了,HR不告诉候选人结果呢?
01
HR“失联”的多重原因
1、HR确实很忙
HR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筛选简历、组织面试、协调各部门需求等。在面对众多候选人时,他们可能实在抽不出时间逐个通知面试结果。
更何况目前经济不景气,大部分企业都在开源节流,职能部门人员缩编,如果部门有辞退的、到期不续的、主动离职的都不再补缺,这就等于变相裁员变相增加现有员工的工作量,导致HR们就更忙了,貌似现在很多甲方的HR还要自己做猎头!
2、HR的“善意回避”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你正在家里玩手机,或者睡午觉,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HR打过来的。
你可能记得这家公司,也可能不记得这家公司……
作为HR,打这个电话也是做了各种心理铺垫的,如果还要被问为什么不合适,有没有什么改进建议等等,HR也很为难,直说会伤你的心,而且有些带有歧视的原因也不能和你说呀,委婉说么还得费她脑子。
3、HR也在等待反馈
在一些关键岗位的招聘中,面试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位决策者。可能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还不一致。HR自身也在等待领导的最终意见,尤其是当现有员工的去留尚未确定,或者需要综合评估候选人是否能切实解决公司当前面临的问题时。
4、岗位并不急需
某些岗位并非公司急需填补的空缺,公司可能只是处于人才储备的考虑而发布招聘信息。在这种情况下,HR会更加谨慎地筛选候选人,决策过程也会相对缓慢。
就是有些岗位只是看看如果有特别好的就收,没有特别好的就挂着做储备,或者有些岗位又有变化,比如招聘过程中,有新的调岗、轮岗安排,或者是有推荐的人选了,都是有可能的。
5、HR正在评估其他候选人
通常,HR会同时与多位候选人接触。对大多数岗位来说,HR不会只推1人,会同时安排多人面试,这就容易造成一个岗位可能有2个甚至3个候选人都符合要求的情况。
如果已经有更优先的人选,HR往往会将精力集中在与该人选的沟通上,而其他候选人则可能被暂时搁置。如果第一人选需要时间考虑再答复HR,你又是第二或第三人选时,HR不想拒绝你又在等第一人选答复,回复自然就慢。
6、HR想评估你的意愿度
当公司对候选人感兴趣但又不确定其是否能接受所提供的条件时,HR会试图通过候选人的主动询问来判断其对岗位的诚意和期望值。此外,如果HR过早地告知候选人通过面试的结果,可能会在后续offer沟通中使候选人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7、央国企的特殊性
如果你面试的是央国企,特别是比较老牌、规模大层级多的,那就等着吧,他的速度就是慢慢慢。之前我们公司招个人,从一面到最后集团审批结束能持续整整半年。
8、经济态势不稳定
当经济态势不稳、市场行情变化很快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今天预计能中标的项目,明天就黄了;可能今天预测的未来半年的市场销量,明天就打了个折扣;可能出现了舆情危机,可能丢失了大客户,可能项目没拿到……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当下和未来业务的收缩,所以,很可能,岗位会被冻结,然后等态势好转了,又会被“解冻”!
02
如何巧妙探寻面试结果
那有些小伙伴说,我对某个岗位意向度一般,不想发邮件也不想打电话问,但是我还是想尽快知道结果,那你也可以通过以下细节获悉自己的面试结果。
1、关注招聘网站岗位动态
一般情况下,如果岗位招聘到合适人选或暂时不需要招聘时,HR通常都会把职位从各大招聘网站暂停发布。如果招聘网站上目标岗位的招聘信息仍处于发布状态,通常意味着该岗位尚未招聘到合适人选。不过,也存在一种情况是HR将岗位信息发布保留至试用期结束。
2、留意面试时间跨度
根据岗位级别不同,面试结果的反馈时间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一线岗位面试后1天内会有回复,职能或基层管理岗位3个工作日内有结果,中层管理岗位一周内得知,而高级管理或核心技术岗位最晚不超过半个月。此外,不同性质的企业招聘效率也不同,央国企相对慢好多。
面试后等待结果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小型的“修行”。这个过程中,焦虑、不安、期待等各种情绪可能会轮番上阵。但别让这种等待消磨了你的信心。记住,一次面试只是求职路上的一个小节点,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价值。积极地去探寻结果,勇敢地迈出下一步。每一次的面试经历,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