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作 者 | 龙言
近日,阿里钉钉产研负责人元安的一篇万字离职长文引爆舆论。
他痛陈阿里三大积弊:
- 迷信空降高管导致“野狗盛行”;
- 级别通胀催生“老板文化”;
- 官寮主义蔓延致部门协作失效。
面对刀刀见血的控诉,马云回应“元安同学好,谢谢你那么长的信,写得很好。好像人的成长,阿里的发展也有很多必然要走的路和过程,阿里巴巴在发生变化之中。祝福你,也希望经常回来看看。”
其淡然回应,被外界解读为“点到为止的公关姿态”。
而就在18个月之前,京东上演了一场截然不同的戏码。
当员工在内网发长文痛批“促销复杂、低价战略虚浮”,刘强东深夜亲自回应:“所有问题都是我管理不善,我绝不躺平!”
他在车上“抖动打字”姿态在员工群疯传,但这只是序幕——雷霆行动紧随其后:百万年薪高管清退,代打卡产业链被连根拔起,低价战略全线贯彻。
同样的组织病症,不同的应对姿态。马云轻描淡写,刘强东却抡起手术刀,代表了京东什么样的人才观?
铁锈必除的零容忍哲学
“价值观不匹配的能人,比庸才更危险。”刘强东的这句内部训诫,在京东人才体系里刻下深痕。他将员工分为五类,其中“铁锈型人才”被视作头号威胁——能力再强,只要价值观不符,必须立即清除。
内部人士称,京东宁让岗位空置半年,也不放低价值观门槛。而京东,有“四重用人红线”:
- 拒“夸夸其谈”:刘强东厌恶说话好听的空想家,只重用“说的少、做得多”的行动派。高瓴张磊投资京东,只因刘强东敢对抗行业共识坚持重资产模式。
- 逼高管“从泥里长出来”:博士毕业直接当高管?京东说“不”!管培生需5位副总裁联合面试,再下放基层轮岗。
- 诚信是生死线:副总裁让秘书代打卡?直接开除!刘强东曾为守约拒签高30%的投资协议,宁损1亿。
- 去个人英雄主义(团队精神):管理者想升职?先培养出接班人!两年内找不到即离职。
“四重用人红线”内容很多,全部展开足以单开一篇。这里笔者讲一个小故事,来重点阐述京东有多重视“价值观一致”的人才。
很早以前,乐客独角兽创业小秘书在参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演讲时,就感觉刘强东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他说京东有一条谁都不能触碰的红线,那就是诚信问题。
在那次演讲上,刘强东讲了一个故事,据说是发生在京东的真实事件:京东以前有一个业务能力很突出的高管,工作也很认真,几乎一丝不苟。但是有两次,他为了确保早上没有迟到记录,竟然让秘书帮他打考勤卡,据了解,其中一次还是为了自己要送孩子去上学,所以迟到了。
演讲时,刘强东是这么说的:“知道这件事情后,我没有犹豫,直接将这位高管开除了...(中略)...我最无法容忍的就是撒谎,在京东,只要有员工撒谎被我发现,我就一定会把他开除,就算是副总裁也一视同仁!”
同时刘强东还首次回应:“在京东,年底升职加薪其中的一个考核项目包含了考勤记录,一个高管如果这要欺骗公司,是对公司的不尊重,同样也是对其他员工的不公平。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说谎。在京东,只要有人说谎被我发现,哪怕他是副总裁,我也一定会将他开除。诚信这个问题,必须放在首位!”
“铁锈”必除,价值观一致,与阿里高管长文中批判的“空降高管毁根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七上八下与数据利剑
京东对抗大公司病的武器库中,“七上八下原则”堪称定海神针。
七上:对于价值观端正且能力达到目标管理岗位任职资格70%以上的内部员工,特别是年轻有为的员工,公司应大胆地提拔和任用,让员工在有一定能力基础但尚未完全成熟时就有机会承担更高的职责,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潜力,为公司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八下:在成熟业务及体系的经理级及以上管理岗位出现空缺时,坚持内部优先的原则,确保80%以上的岗位通过内部提拔来填补。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公司内部的人才资源,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同时也有利于保持公司文化的传承和团队的稳定性。
而根治部门墙的秘诀,藏在数据驱动的互评机制里。
刘强东曾怒斥:“总说no的管理者是偷懒者!”
过去几年,京东也有人抱怨跨部门协调困难——找某些部门办点事,皮鞋都跑烂了,没完没了的,说一大堆不行的原因。
对此,京东设立了一个原则:管理者可以对其他部门的人员评定打分——谁不好,直接对他打分。
有了这个制度后,再在京东内部说No就属于高风险。“要说No可以,给我拿数据摆事实,告诉我,我跟你提的要求是不对。”
价值观是企业的终极护城河
宿迁农村走出的刘强东,始终记得2008年资金链断裂时的一夜白头。彼时京东濒临倒闭,团队却无人离开。这也让他明白,“价值观凝聚的团队,比资本更抗风险。”
在给管培生的一封内部信中,刘强东这样写道:
“我从人大出来的时候就一直告诫自己:我除了青春、汗水是资本之外,其他一无所有。今天,青春也没了。所以我只有一条出路:拼!
京东人基本都是没有家庭背景的人,但是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我们都认为唯有拼搏、走正路才是出路。这是核心价值观。
今天,你们每个人都是幸运儿,因为你们获得了一次只要拼搏就可以赢的机会!是那些没日没夜在打包、在送货的兄弟们给了你们一次学习的机会。希望你们满含感恩、谦卑的心态去学习和拼搏。”
京东用二十年证明:治大企业病不在公关话术的精妙,而在人才观的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