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梯队建设是以年龄为基础,从不同层次对企业人员进行划分,在业务、学历等方面形成不同的梯队,并针对不同梯队的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培训方法,从而逐渐使低一级梯队人员具备向高一级梯队过度的能力的人员流动过程。这种动态的梯队建设,既是对企业将来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一种储备,避免人员外流或退休减员等出现的断层;也是对现有高层次人才的一种激励,使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从而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一、人才梯队建设的五个层面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梯队建设在人员规划和配置中的作用,企业就要在年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他因素,将人员合理的划分,全面的分析出每个梯队的特点,进而采取相应的、适合每种梯队人员的管理方法。企业进行人才梯队建设,可以从以下五个层面进行考虑:
(一)年龄层面
年龄是划分人员梯队的一个基础,因为人才梯队建设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止人员断层,而年龄断层对于企业的影响尤其严重。所以在进行梯队建设时,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年龄梯队的连续性。年轻的员工一直被称为是企业的“新鲜血液”,他们所具有的充沛精力、创新的思想、敢于拼搏的精神,都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但是他们缺乏经验,有时无视后果的横冲直撞又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所以企业也需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去指导他们,这一部分员工从年龄上普遍属于中年人,他们正值壮年,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几位经验丰富、有威信的老专家,他们的经验和判断能力也是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学历层面
学历虽然不能等同于能力,但是与低学历者相比,高学历者在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整体素质涵养等方面普遍具有明显优势。对于那些专业性强的岗位,高学历是业务能力的一个基本保证。高学历虽然有明显的优势,但并不一定适合每种岗位。所以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学历结构,做到学历与岗位相匹配,这样既保证了岗位的效率,又可以保证人才招的来、留得住。
(三)业务层次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业务,包括对外盈利业务与内部管理业务,并且都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较高的业务水平并不是所有员工都拥有的,必须通过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所以,在企业中必然存在着业务水平的分层,这也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好业务层次的梯队建设。充分发挥业务带头人的指导作用、业务熟练员工的支柱作用,逐步提高低层次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用工形式
在劳动市场日趋完善的今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用工形式。企业出于对经营成本控制、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等因素的考虑,一般都会采取多种用工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用工形式层次的建设,就是通过对不同用工形式的员工进行合理的比例配置,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管理,从而使企业经营成本、经济目标等实现最优的理想状态。
(五)岗位类别
所有的企业岗位都可以分为管理岗位与技术岗位。技术岗位的员工,是指进行具体业务操作、实施的人员;管理岗位又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岗位,中层管理岗位与基层管理岗位往往又处于不同的业务层次当中,以便使各种管理活动得到有效的开展。技术业务的开展是企业外部创收最重要的方式;管理的作用就在于优化各项配置与流程、提高技术业务效率、增加企业效益,使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进行岗位类别层次的梯队建设,就是合理确定管理、技术岗位人员的比例,以及企业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二、人才梯队建设四个梯次
一是青年领军人才梯队,包括青年学术带头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青年技术研究人才、青年金融经济管理人才,主要培养担当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项目的领军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在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中青年科技人才梯队,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在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中青年管理人才梯队,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中青年管理人才,能够在管理组织、管理决策和管理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中青年应用人才梯队,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中青年应用人才,能够在应用技术与管理、应用管理与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