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韦尔奇说过一句话:“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的确如此,管理中80%的问题,都是来自于沟通。
比如,很多管理者总是抱怨说,下属的执行力特别差,交代的事情总是做不好。
但如果你一层层往下扒,最后你很可能会发现,就是沟通出了问题。
沟通,是执行力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团队的行动是否在正确的方向上,能否按计划、有质量地去完成目标。
那么,什么才是会沟通?如何做好沟通呢?
沟通不闭环,做事没成果
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完整的沟通发生,通常涉及四个要素:
信息、发送者、接收者、反馈。
你是管理者,和下属沟通工作的时候,那你就是信息的发送者,信息就是这些工作的内容,你想要达成的效果,下属接收信息后,要给出反馈,确保正确地做事。
好的沟通需要这四样东西,要能形成一次又一次的闭环。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总是这样那样地掉链子,沟通没有形成闭环。
通常来说,沟通没有闭环,是因为在信息环节或者反馈环节断掉了。
1.信息环节断裂
信息环节断裂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发起者没有说清楚,或者自以为说清楚了,但其实接收者没有听明白。
比如,你让下属做某一件事,但你并没有告诉下属,为什么要这么干,该怎么干,以及干到什么标准。
作为接收者,下属这时候就会很迷茫。
而且很多人是传声筒管理者,领导说让他做某一件事,他直接将任务传递给了下属。
他以为下属知道,但下属很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下属不问,靠自己猜,信息就断裂掉了,做事情就很可能南辕北辙。
在管理工作中,沟通最怕的其实是“你以为”这三个字。
你以为你把一件事情交代清楚了,但对方很可能对你讲述的东西一知半解;
你以为对方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但在对方眼里,这可能不过是一件小事;
你以为对方会按照你的时间进度交付,但对方很可能会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排期。
信息没有拉齐,工作就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2.反馈环节断裂
⼀个完整的沟通,不是讲完了就结束了,还应该有反馈,要知道对⽅到底听懂了什么。
因为,沟通存在漏斗,每一个人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
有时候管理者讲得很清楚了,但下属却没有抓住关键的信息。
他也没有向领导确认的意识,就按照自己想的,盲目地做了。结果领导要求的是A,他却做了B。到最后,领导问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说,我以为是这样的。
你看,这就是反馈环节断裂。没有反馈,通常有有两个影响:
第一个,因为对方没有反馈,所以,你会误以为对方已经听明白了,就认为不必解释了,其实对方一直都没有听明白。
第二个,对方误解了你的话,但他没有跟你反馈,所以,你也不知道他误解你了,他就照他误解的结果去操作了。
总之,缺乏反馈的后遗症就是:讲话的人不继续解释了,而听话的人就按照自己的错误理解去做事,最后动作就会变形,结果就出现偏差。
所以,很多时候,目标完不成,事情干不好,往往不是能力问题,是沟通没有形成闭环。
沟通实现闭环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对齐,反馈的到位。
有效沟通的四个原则
那么,如何做到呢?
管理培训公司RainmakerThinking的创始人布鲁斯·图尔甘曾提出一个“FAST”原则,包括四个关键点:频率、准确、具体、时效。
1.频率(Frequency)
沟通要讲究频率,做到定期沟通。
你是信息的发起者,为了拿到结果,你不能把方向盘交给别人手里。你要主动跟进,积极寻求沟通。
早晚会、周会、月会,都是很好的沟通机会,发布任务时,你可以问他是否理解了目标。让对方分享自己的理解,你再进行反馈,如果有问题,就及时纠正。
过程中,你可以问工作到了什么样的进度,遇到了怎样的难点和卡点。通过沟通,去协助下属完成目标。
而作为接收者,也要有一定的沟通频次。
领导都很忙,每天忙于各种繁杂的琐事,不能指望他什么都来问你,因此要主动一点,在任务的关键节点,进行汇报。
让接收者放心,彼此之间也能构建信任,你也就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恰当的沟通频率,是保证信息传递的关键。
2.准确(Accurate)
沟通时,一定要有准确的信息,要实事求是,不能空对空。
在我们公司,下属要和我开会,是一定要准备好数据报表的,没有准备好的会议,我坚决不参加。
管理者复盘下属的时候,你要准备好数据、报表和案例。要不然口说无凭,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你对他的反馈,他并不会认。
如果你是汇报的一方,在汇报时,也要有数据报表,当结果好,或者结果差,才会关注过程,而这些数据,有利于领导帮助你分析问题,找出原因。
准确,能减少误解,大大提高沟通的效率。
3.具体(Specific)
沟通时,一定要非常具体。具体的反义词是模糊。
很多时候事情做不到位,往往不是执行力的问题,而是理解力的问题。你的表述太模糊了,别人理解不到位,只能靠猜,一猜就错。
所以,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要清晰,准确无误。
比如,布置任务时,你对下属说 “尽快完成这个项目”,“尽快” 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下属可能不清楚具体的时间要求,不知道该如何反馈项目进度以及是否能按时完成。
你必须给出一个特别具体的deadline时间,“下周二下班前”。
具体,没有歧义,才能做对事。
4.时效(Timely)
时效也很重要,有些事情是重要紧急的,有些事情是不重要但紧急的,也有事情是不紧急但重要的。根据这些事情,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你是管理者,一定要分得清轻重缓急,什么事情可以等,什么不可以等。什么事情等到月会再说。什么事情要当下去说。
比如,当下属做事情的时候,你要给予反馈,就一定要及时去做,不能一直拖下去,因为记忆会褪色,反馈的作用会随着时间而削减。
你是接收者,那么你要思考:
哪些事情是可以等到周会上汇报的?哪些事情是需要立马打电话请示的?哪些是不用汇报的?
如果你不注重时效,没有及时沟通,产生了不好的结果,你的领导就会问你:“你为什么不来找我请示?”
你看,责任又在你的身上。因此,沟通一定要重视时效。
最后,总结一下:80%的管理问题,都是沟通问题。好的沟通,要注意四点:频率、准确、具体和时效。沟通到位,执行才会到位,结果才不会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