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作 者 | 秋天
HRBP这个岗位会被取代吗?
HRBP作为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中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受到了不少质疑。
有人认为它是未来的方向,也有人觉得它是个伪命题,甚至可能被取代。
HRBP的核心困境:为什么说它“难落地”?
HRBP的最大问题在于“难以真正落地”。
为什么呢?
缺乏清晰的方法论:
很多HRBP没有成体系的工具和方法,工作更多是“救火式”的应对,而不是系统性的价值创造。
“懂业务”这个要求太难:
HRBP被要求既要懂人力资源,又要懂业务,但“懂业务”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什么叫“懂”?
标准是什么?没有统一答案。
陷入职能的“碎片化”:
HRBP往往只是在自己的人力资源领域里打转,缺乏从企业整体管理的系统视角去思考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HRBP的工作模式更像是“跑腿的”或者“工具人”,而不是一个真正能为业务赋能的战略伙伴。
HRBP会被取代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取代”的本质。
一个岗位会被取代,通常有两个原因:
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它的工作。
它的存在没有真正的价值,或者价值被其他岗位覆盖了。
(1)技术会取代HRBP吗?
随着AI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HR的基础性工作已经被技术取代了,比如招聘筛选、员工数据管理、绩效考核等。
HRBP的工作中也有一部分是事务性的,比如协调沟通、数据分析等,这些确实可以被技术优化甚至替代。
但HRBP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这些基础工作,而在于“连接”——连接业务和人力资源,帮助业务部门解决组织、人才、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这种连接需要深度的洞察力、沟通能力以及对企业战略的理解,而这些是技术短期内无法完全替代的。
(2)HRBP的价值会被其他岗位覆盖吗?
HRBP的职责应该是“支持业务,缩小管理与业务之间的缺口”。
如果HRBP只是停留在事务性支持的层面,确实容易被边缘化,甚至被业务部门直接吸收,变成类似“业务助理”的角色。
但如果HRBP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从“内容专家”转型为“过程专家”,从单纯的执行者升级为业务的真正伙伴,那么它的价值就很难被其他岗位替代。
比如,HRBP可以通过对业务的深入理解,帮助企业优化流程、提升组织效能、推动文化变革,这些是其他岗位很难做到的。
HRBP的未来:转型还是消失?
HRBP会不会被取代,关键在于它能否完成转型。
如果HRBP能够完成以下转型,它不仅不会被取代,反而会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1)从“懂人力”到“懂业务”
HRBP必须突破自己的人力资源专业圈子,真正走进业务,理解业务的运作逻辑和痛点。
比如,了解公司的核心业务流程、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
只有这样,HRBP才能在业务面前有发言权,成为业务的可信赖伙伴。
(2)从“内容专家”到“过程专家”
HRBP需要从单一的职能思维上升到企业系统管理的高度,掌握管理的原则、理念和规律。
换句话说,HRBP不能只关注具体的工具和流程,而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帮助企业解决系统性的问题。
(3)从“服务者”到“伙伴”
HRBP不能只是被动地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而要主动参与到业务的战略和决策中去,和业务部门一起承担责任、共享成果。
比如,帮助业务部门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设计组织结构,推动文化变革等。
说在最后
HRBP不会被取代,但会被“升级”。
HRBP这个岗位不会轻易消失,但它的角色和定位正在发生变化。
从“事务性支持”向“战略性伙伴”转型,是HRBP未来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