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工业,一国发展之基石。工匠,则是一国工业发展之磐石。工业要实现长远发展,离不开一批批能工巧匠。技能报国,需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技能报国,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坚持和磨砺。当今时代,中国制造正走向中国智造,期间不断涌现出一批批能工巧匠,他们的朴素与可敬,他们的事迹与品格,感动着身边的人,更激励着身边的人,不断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在这样的背景下,百仕瑞开展了“高技能人才发展研究”项目,对各行各业的工匠进行采访,他们的讲述既体现了工匠铸成之路的曲折、艰辛与不易,又意外地展现出了共同的关键特质和成长路径。同时,他们对行业的思考、对后辈的建议与期望,相信也会给大家带来深深的思考和触动!
一个钳工的传奇之路-方文墨
人物介绍:
方文墨,男,1984年生。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国工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许多技师都有自己的故事,方文墨也不例外,大部分人的故事或平凡或闪耀,方文墨的故事也具有一定的传奇性:幼时的邻居是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身怀飞机梦想的他毕业后却进入烟草机械厂、28岁成为沈飞首席技能专家、得到过国家主席的两次接见……我们不禁好奇,这样一位“传奇”的技师,到底拥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家庭熏陶让他心生向往
方文墨出生在沈阳,祖籍哈尔滨。100多年前,方文墨的祖辈从山东的威海出发闯关东,经过大连旅顺口来到哈尔滨定居,后来又来到沈阳工作。方文墨的父母都是沈飞的职工,四五岁的时候,方文墨就天天耳濡目染。那时他的家就在沈飞飞机跑道旁边,天上飞的飞机在方文墨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看着飞机天天在天上,就觉得做这个东西是神圣的事情。” 而在方家所住的社区,就住着“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尉凤英1953年进入沈阳东北机器制造厂当工人,后任工人工程师,当选过全国第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共九届、十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先后13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和我家就是一个小区的,从小就能看到。就是沈阳人对我们这个劳模的尊敬程度是非常高的。”说到尉凤英,他依然充满了崇拜和敬仰。从学校毕业之前,方文墨就很清楚自己的情怀和理想,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路径非常明确,不像同龄人可能还在为未来迷茫。虽然工人在传统世俗观念里,获得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不如坐办公室的高,也许还会面临着一些偏见,但是方文墨始终觉得:劳动最光荣。做一名工人、技师是他一心向往的事情。“那时候没有想过我当个工人给不给家里丢人啊,或者是怎么样,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这个感觉。我以工作为荣。”就这样,15岁的方文墨怀揣着梦想,如愿以偿进入了沈飞技校开始学习。但他不知道的是,进入学校不是大团圆的结局,而是传奇故事的开始,转折和高潮远远没有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方文墨在学校里的成绩很好。原本他想得好好的,喜欢机械、喜欢航空业,想做战斗机,毕业后可以靠着在校期间的好成绩,理所当然被分配去最好的厂。没想到上天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毕业那年,学校一改往日按照成绩分配工作岗位的制度。这个决策机制也送了方文墨一个“大惊喜”,他被抽去了沈飞烟草机械厂——这和他做歼击机的梦想相去甚远。“做烟草机械,那个时候可以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来形容。所以,我到了那家工厂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我想走造飞机这条路,但是现实已经把路堵住了。”此外,他还看到很多昔日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都进了自己向往的厂子,这让年轻的方文墨心里多少有些嘀咕。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刚刚毕业,技能还不成熟,需要更多的磨练,于是他只能咬牙坚持。但是幸运和不幸都是伴生的,上帝关上一扇门肯定会再开一扇窗。有了危机感的方文墨开始思考怎么“爬出泥潭”,此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师傅。沈飞会为刚毕业的学生分配师傅,形成师徒结对,有时候师傅不光教授技能,也帮助他们做心理疏导,适应工作环境和压力。“我师父说把技能练好就行了,所以说从那天起,我师傅做什么我就跟着去做。因为我师傅也是公司的劳模。”
方文墨接受百仕瑞王辉老师访谈
听了师傅的话,重新调整了心态,方文墨开始了漫漫长征路。光是练基本功就苦练了四年,旁人都觉得他死脑筋,不开窍,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要在技师这条路上走下去,就必须练好基础。于是短短四年,他就从初级技工变成了高级技师。“第5年我就拿到了高级技师。” 28岁,他就成为了首席技能专家。“28岁,是我们整个集团的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啊,对啊,我是岁数最小的。”他有点孩子气的小得意。从“泥潭”里爬出来的方文墨也领悟到了勤奋对于技师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更上一层楼,在别人休息的时间里,他都在做最基础的基本功训练。“就是成天到晚地去训练,我那时候一般早上4点多钟就到单位了。从早上4点多就开始练到7:30,中午12点练到下午1点,属于完全业余的时间。晚上下班后继续加班,从晚上7:30练到晚上12点。在单位就这样训练自己。”
国家主席接见
方文墨还有一个传奇之处:他和他的儿时偶像尉凤英一样,得到了国家主席的接见。他被国家主席接见了两次。“我是被主席接见了两次,一次是在中国空间研究院,另一次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们这个是单独的接见,不是大家一起就是发个什么证啊。不是这样的,主席跟我们几个单独接见。当时我都有相片!”说起这两次经历,他还有些激动,也很自豪。
“第一次接见是13年5月4号,当时我获得中国青年五四青年奖章。那一次,接见了20多个人。主席问我:‘你是航空工业沈飞的?’。我回答说:‘总书记,我是制造舰载机钳工,我一定会在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第二次是在中国科技大学,那是16年的4月26号,那一次我是以劳动模范的身份去的,我岁数是比较小的。主席看到我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是老朋友了’,主席应该还记得我的这个名字,记性是相当好了。”对每一个细节,文墨都如数家珍。
给年轻人的建议
方文墨对年轻的技师也有一些自己的建议:首先是要练好基本功。其次是多看书多练习,要有理论支撑。第三是要对本工种之外的技术有所了解和学习。不了解某个供应链,会影响到你前后衔接的工作。因为你这个活,并不是你一个工作能完成。这项工作太多了,包括最后的组装,你有一点不能做到,这会导致上下游不能相连。
尾声
面对挫折虽有不平,但能坚持自己的理想,调整心态,并且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努力进行训练和磨练,这种坚韧不屈,是方文墨成功的关键要素。进入烟草厂的他也没有忘记追逐自己年少的理想,现在他也负责歼击机的项目。为了理想和情怀,努力奋斗,而不是因为遇到挫折就放弃的“叶公好龙”,这才是每一个职场人该有的态度和素养。